我为什么开发了 Rewards Wise?

我为什么开发了 Rewards Wise?

我现在有超过 20 张信用卡,涵盖了香港、加拿大和美国的各大银行。听起来很夸张,但每张卡我都有自己的理由去申请——有的是为了高额开卡奖励,有的是为了返现和积分,有的是为了酒店权益、机场贵宾室,甚至还有几张是为了特定季度的报销福利。

我算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信用卡奖励控。每张卡的返现比例、积分价值、年费结构,我都研究得清清楚楚。但即使如此,我还是常常因为用错卡而错失奖励。比如吃饭时该用返现 5% 的那张,却随手刷了 1% 的卡,血亏。

更麻烦的是,现在的信用卡发行商越来越“鸡贼”了。很多高价值的 credit都被分成每月或每季度使用,错过就无了。比如 Amex 的“大聪明卡”每个月送 $25 Dinner credit,Hilton Aspire 每季度送 $50 的酒店消费 credit。如果忘了用,就等于白白把钱还给银行,想想真的很亏,白白交年费了,比杀了我还难受。

为了不再错失这些奖励和报销,我开始寻找一款能帮我智能管理信用卡福利的 App。

我试用了几款做得不错的产品,比如 Max Rewards,功能很强大,自动追踪、奖励提醒做得非常棒。但它只支持美国市场,像我这样有多国卡片的人,根本无法用全功能。然后我又试了 CardPointers,覆盖面广、数据也全,但它的 UI 实在不是我喜欢的风格,而且不支持自动连接账户,所有卡和消费信息都得手动维护,用起来体验很割裂。

更实际的问题是:每次想查看自己的消费时,都得一个个银行 App 打开查一遍,太麻烦了,而且一不留神就可能错过盗刷或异常交易。

如果有一个 all-in-one 的平台,能把所有卡片、所有交易、所有奖励整合在一起,不仅更方便查账和比较,还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,那将是我真正需要的工具。

于是我决定自己开发一款 App,也就是现在的 Rewards Wise

我希望 Rewards Wise 能做到:

  • 支持多地区信用卡,涵盖亚洲、北美主流银行;
  • 自动连接账户(通过 Plaid,MX 等加密接口),省去手动记账麻烦,目前用的是 Plaid 美加用起来还是很丝滑的,不过实际体验还是有会有一些分类的错误. 还有一些酒店类的无法识别全,我需要单独维护一个列表来处理这些 Case,希望 AI 能帮上一些忙。英区的门槛有点高,应该是政策的问题, 暂时搞不了。
  • 自动识别每笔消费应该用哪张卡最划算;
  • 按月、按类别汇总消费与奖励;
  • 自动追踪各种限时 credit,不再错过报销;
  • 提醒年费时间、低使用频率的卡,计算每张卡的实际等效消费。帮你优化卡片组合。
  • 能够查看所有的交易。

我花了几个月时间,白天上班,晚上写代码、调 API、整理银行规则、测试体验……一步步把想法变成了现实。

现在,Rewards Wise 已经上线,你可以:

  • 一键连接你的信用卡账户;
  • 实时查看消费与获得的奖励;
  • 获取个性化的持卡建议和福利提醒。

欢迎你试试 Rewards Wise (https://rewardswise.app),把每一笔消费都用到最值。